在中国历史上,关于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。
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,有的认为起于周,起于秦汉、三国、南北朝、唐代......
无论何种说法,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少说也有4700多年。不仅仅是物质文化层面,更包含着浓厚的精神文明,深入诗词、绘画、书法、宗教、医学等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在江西吉安遂川县,就有一种茶叶,名为“遂川狗牯脑茶”,是江西珍贵名茶之一。
遂川县的茶叶自古就为世人所注目,拥有5000年的茶历史,1000年的名茶史,100年的金奖史,是江西省重点产茶县之一。有着远近闻名的“茶盐古道”,也是作为“万里茶道”和古丝绸之路的源头滥觞之一。
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驻足遂川,在《宿资福院》诗中写道:“衣染炉烟金漏回,茶烹石鼎玉蟾留。”
清代陆廷桀在《续茶经》书中说:“吉安府龙泉县匡山有苦茶,匡山的四面峭壁,其下多白云,上多北风,植物味甘苦。野蜂巢其间,采花蕊作蜜,味亦苦。其茶苦于常茶。”
早在清末的《江西物产总汇说明书》《如安府志》《龙泉县志》就记载了遂川茶叶的生产情况,遂川茶叶的名气不言而喻,被各位文人所盛赞。
遂川的狗牯脑茶产于罗霄山脉井冈南麓,被誉为江西“四绿一红”之首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史。
相传是在清朝嘉庆年间,汤湖茶山村有位名叫梁为镒的木材商人流落南京,一位以卖茶叶为业的杨老板,不仅收留了他,还将女儿许配给他。后来梁为镒思乡心切,便带着媳妇和优质茶种和制茶技术回到小山村。
梁为镒的屋后有座海拔900余米的青山,土地肥沃,雨量充沛,温泉长流不息,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形状酷似狗头,当地人叫它“狗牯脑”。他用着自己一套采摘标准和方法制茶技术,将这种茶珍品称作“狗牯脑茶”。
从此狗牯脑茶的名声逐渐传开,后来成为皇宫贡品。
狗牯脑茶的制作工艺特征在于:采摘、杀青、揉捻、整形、烘焙、炒干和包装。
制作完成的狗牯脑茶从视觉上体验,外形独特,紧结秀美,匀整纤细,光泽鲜艳,泛着黛绿色,表面好似覆盖着一层柔细软嫩的白绒;
泡开后的茶水颜色透绿明亮,叶底柔软细腻,叶片肥厚,呈乌润砂绿。
呷上一口狗牯脑茶,清凉芳醇的香甜沁入人心,滋味鲜爽浓郁,嫩叶香气迷人,甘爽生津,令人回味悠长。
狗牯脑茶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、咖啡碱、微量元素、芳香物质具有提神解乏、消食去腻、益肝利肾等功效,有益于身体健康。
氤氲万里,一品千年。时至今日,遂川狗牯脑茶已经驰名中外。
100年的时间里三次荣获世博会金奖、“华茗杯”全国名优绿茶质量特别金奖、“中华老字号”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“中国驰名商标”“中华文化名茶”“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”“中欧100+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产品”等荣誉称号。
先后途经上海、兰州、银川、乌鲁木齐,以及俄罗斯、哈萨克斯坦等多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城市交流对接大获成功。“一带一路”在给狗牯脑茶带来机遇的同时,也为其品质有着更高的要求。
目前在遂川县,茶园面积达到28.2万亩,年产量达8700吨,产值达21.7亿元,品牌价值已高达22.22亿元。
狗牯脑茶就这样在遂川县,文明长久,渊源传承。